未来教师的六种身份、三种能力和三条发展路径

发布日期:2023年02月14日     来源:教育家     查看:752

46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度报告《工作的未来》指出,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有70%-80%的程序性劳动会被机器人代替。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未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就是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对未来社会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这必然促使我们的教育更加关注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社会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这种背景下,“未来教师”呼之欲出。


未来教师的六种身份

  1、好教育的专业推介者

  教师在成为教育家的路上,必须表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更多的家长摒弃早学、多学、反复学的片面做法,解放孩子的心灵和手脚,让教育恢复良好生态,让教育真正促进孩子从自然生长并经自主发展到最终的自觉成长。

  要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从人才标准、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上引领家长确立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运用系统的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引导家长接受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做到“ 三适”,适时适量适度,即教育不超越孩子认知发展水平,不让学习充塞孩子的生活,所学不太难太烦以致磨灭孩子的信心和乐趣;要有过硬的学科教学素养和技能,能帮助孩子建立起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路径;要有科学的教育评价观,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地评价各不相同的孩子。

  2、公众情绪的管理者

  社会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改革涉及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的关键处,家长对学校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主张,更有家长个体或群体社会利益诉求通过孩子教育的提前表达,家长可能有违心的逢迎、过激的言行。老师首先要在繁忙的工作中调控好自己的情绪,要善于引导家长,用发展的眼光给教育以空间,用宽容的心态给社会以空间。

  3、学生自主发展的推进者

  教师要了解学生需求,提供、创造学生喜闻乐见并能积极参与的学习场景、工具和途径,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激发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价值判断及自我选择的能力;教师要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话语方式和思维方法,引导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国家和民族为出发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4、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动者

  有效学习是指教师关注、研究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能力,让课堂中的学习真实发生,开展体验式、合作的、探究的或建构式的学习,在课堂中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和学科,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要求教师要把素养培养落实到位,通过真实学习情景的设置和结构良好的具体任务的设计,帮助学生找到或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5、新教育形态的创生者

  今天的基础教育呼唤一种新的教育形态,这种形态不是呈现于外部的改变,比如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学习、小组学习,而是课堂本质属性的变革。

  教师应该是赢得学生信任、催生学习发生的学习伙伴和导师;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从学生学习视角研究师生共同学习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结果;要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建设学生信任师生共同使用的学习平台,最终总结出促进学习真实有效发生的机制。

  6、精准教学个性化教学实践者

  老一辈教师在课前预习、作业精批细改、课后个别辅导等方面积累了丰富有效的教育实践。新一代的教师首先要继承这种优秀的精神和作风,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科学提高课堂里学生学习效率,科学设计学前学中学后练习,结合评价改革,努力实现学为核心、精准教学。

  教师还要努力了解每个学生特定的学习需求,尝试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努力增进学生学习的沉浸感、愉悦感和自我满足、自我实现感,使得个性化学习不仅科学化,而且人性化。


未来教师的三种能力

  1、读懂学生

  教师要想在“互联网+教育”中获得成功,就不能只做“教学的师傅”,而要做读懂学生的“分析师”。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借助大数据等新技术,读懂学生的认知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评估学生的优势潜能和最佳学习方式,设计个性化学习推送方案。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研究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成长的,读懂学生的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情绪、品质、价值观等。优秀的教师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学生相互连接的共在之中,通过身教和垂范影响学生的成长。

  2、重组课程

  一个好的教师,往往是一个好的课程设计师,重组课程的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

  第一,将现实生活引入课程,让书本中的知识在真实情境中产生意义。生活是最有活力的课程,万事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二,用完整的课程育完整的人,通过跨概念、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建设以主题呈现的学校课程体系,弥合分科教学对知识的割裂。

  第三,打破固定的课时安排,根据学科特征和课型内容灵活设置长短课或大小课,让学生在对话和互动中建构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对知识的深度理解。

  3、联结世界

  教师必须把目光从狭小的教室转向广阔的世界,挖掘外部社会一切有利的教育资源,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引向学生。未来的教师一定要成为“联结世界的策划师”。

  课程的提供者不应仅仅是教师,也可能是农民、医生、商人、工程师、运动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实际上,对于每位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质量越高,就越会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学生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教师的水平,他们进入到一个连教师都未曾涉猎的领域,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善于借助技术的力量,联结外部社会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拓展课堂教学的深度。

  未来的教师一定要有联结世界的意识,给学生创造走进社会的机会。当学生走进社会,社会就变成了课堂,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中进行深度学习,建立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实质性联系,这种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影响往往是无法想象的。


未来教师发展的三条路径

  “构建多元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发展道路,面向人工智能时代、面向未来,促进教师实现“跨越”成长。

  构建“跨专业”的学习共同体,主动拥抱面向未来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为未来做好准备,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不再是个人的学科教学,而是如何跨界、如何整合、如何创新,知识整合、知识结构化、学科关联和学习方式的综合显得尤为重要,在未来的教研活动中,不同科目的教师应该多交叉听课学习,拓宽教学思路。

  构建“跨年龄”的学习共同体,永远学习、永远好奇、永远热爱

  要想做人工智能时代的优秀教师,情感因素尤为重要,说到底就是要求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保持永远的好奇,对学习有永远的激情和动力,对学生、对教师职业、对教育事业有永远的热爱。

  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着“老年教师职业倦怠”和“青年教师专业提升”两大难题。中老年教师在经验与惯性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或多或少的职业懈怠,需要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青年教师在成长为专业成熟教师后,大多会进入职业成长的“高原期”,需要有名师的高水平引领,才能实现第二次突破。

  学校可以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跨年龄”发展,把重点放在情感激励上,在唤醒中老年教师工作热情的同时,帮助优秀的青年教师重获二次专业成长的动力和激情。

  构建“跨地域”的学习共同体,用更广阔的视野发现自己不可取代的个性特色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和独特风格,才能突破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重围,这又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可以通过“跨地域”联盟的形式,博采众长、共谋发展,让教师之间的交流常态化、序列化、深层化,从多元、多维的跨地域交流互动中,让教师们借鉴、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


来源:http://newapp.jyb.cn/app_pub/zixun/jijiao/xxh/202205/t20220506_718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 邮编:610068 | 联系电话:028-84769676 | 本网站总访问量:2687307 | 今日访问量:21
©All Right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