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人才培养大会举行分组讨论

发布日期:2021年12月18日     来源:     查看:816

 12月15日至16日,四川师范大学首届人才培养大会期间,参会人员分为6个小组,本着对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心,围绕《践行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办学理念,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新时代高质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两个报告和《四川师范大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若干意见》等四个文件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历史经验、当下问题和未来发展谈认识体会、发展良策。校党委书记李向成,校长汪明义,校党委副书记黄钢威,副校长郭朝辉、张海东全程出席了分组讨论。


  第一组:振奋期待  共思共建  促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1639722944392059.jpg

 大家认为,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校“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学校博士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之时召开建校以来首次人才培养大会,充分体现了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展示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做好人才培养的信心和决心。

 小组成员紧扣会议报告和文件,围绕人才培养主题,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和本学科发展情况,从改善教学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完善考评指标体系、加强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向成、黄钢威参加了第一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发言。李向成指出,此次人才培养大会总结了几十年来川师大教育教学成功经验,守正创新相结合,接续对标新时代新要求,深入推进改革;通过大会表彰先进,让一线好教师得到应有尊重,为一线奋斗者提振精气神;通过大会推进学校人财物资源配置改革,系统谋划人才培养长效机制,为人才培养做出具有主动性、前瞻性的深入探索。各单位应深入理解会议精神,出台实施举措,巩固会议成果。黄钢威表示,此次会议体现了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思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四个必须”。学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总结成绩,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将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能力的持续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组:牢记愿景使命 共谱发展新篇


1639722962425420.jpg

 大家认为,汪明义校长的主报告和黄钢威副书记的工作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学校“24356”办学治校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可喜成绩,科学分析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十四五”期间学校发展描绘新蓝图,对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提质量、学科建设上台阶、社会服务增实效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与会代表围绕报告和文件等进行了认真审议和充分讨论,针对学校学科建设、核心课程设置、实验室管理、校院两级管理、后勤保障、财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汪明义参加了第二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发言。他指出,此次人才培养大会旨在达成统一思路、提高认识、推动发展的重要目标。一是全面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聚焦办学治校时代使命,自觉践行学校“24356”办学治校体系,推动“三心四能五结合”培养目标入脑入心;二是深入推动学术文化、质量文化、引领文化、创业文化四种大学文化类型,创造学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推动高质量管理服务水平,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三是把制度建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用制度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架构、推动校院两级管理、健全“教学相长”机制,努力形成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学校全员参与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第三组:以史为鉴 开拓创新 共谋新发展路径


1639722983626639.jpg

 大家认为,本次人才培养大会在学校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统一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凝聚了共识,把握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任务,强化了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本次大会总结了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历史经验,谋划了未来发展的路径,让全体师生员工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报告和文件等进行了审议和充分讨论,大家积极献言献策,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学科竞赛、学生学业发展、质量检测和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黄钢威、郭朝辉参加了第三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发言。黄钢威表示,要建立本科教育教学是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一是要有科学的前瞻性的理念,二是要有有效落实理念的措施,三是要有完善的评价激励机制。郭朝辉指出,学校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次会议的召开会给学校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她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最后形成具有川师大特色的人才培养纲领性文件,努力开创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崭新局面。


  第四组:认清形势 建言献策 凝聚共识促发展


1639722999113989.jpg

 大家认为,学校首届人才培养大会,既是“动员会”亦是“誓师会”,既是“表彰会”亦是“研讨会”,是继学校第六次党代会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开创性的会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汪明义校长和黄钢威副书记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成绩,客观分析了国际国内、校内校外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正视面临的问题,以真招、实招科学谋划了未来一个时期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大会振奋人心,为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凝心聚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们围绕会议报告和文件,从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校院两级管理制度、构建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财务支出结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水平、构建并完善适合自身需求的智慧校园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郭朝辉参加了第四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她指出,代表们的意见建议细致中肯,代表们是师大振兴的努力者、奋进者,要对标国家新要求,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抓住教师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第五组:立足实际聚共识 群策群力谋发展


1639723014588114.jpg

 大家认为,在建党百年、建校75周年之际,在全面落实学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的关键时刻,召开学校首次人才培养大会,意义重大。大会报告深入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客观地总结了成绩和经验,从七大方面详细梳理了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主要目标和实施路径,为我们描绘了四川师大全面增强人才培养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美好愿景。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报告和文件,结合学校和各二级单位、部处的工作实情,集思广益,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加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学生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校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加强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建议。

 李向成、张海东参加了第五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李向成强调,要通过此次大会唤起教职工对“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引领社会”的办学理念的重视,强化“三全育人”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管理服务人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的育人作用。他认为与会代表们的意见建议细致中肯,希望大家以主人翁的态度,锐意进取、共谋师大人才培养新篇章。张海东指出,通过这次大会,要统一几点共识:一是历史成绩斐然,现实优势缺失,我们迫切需要统一认识;二是发展目标明确,治理制度缺失,我们迫切需要砥砺奋进;三是面向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学校将继续努力推进相关工作,面对问题不回避,促使全校教职工凝心聚力,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将学校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第六组:突出特色 明确定位 共促人才培养


1639723031509753.jpg

 大家认为,召开本次人才培养大会,是学校党委行政站高谋远的重大战略行动,非常及时、鼓舞人心。汪明义校长的主报告和黄钢威副书记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成绩,鼓舞人心;准确概括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客观求是;对未来发展做了全面规划,催人奋进。

 与会代表围绕会议报告和文件进行了认真审议和充分讨论。大家就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突出特色、抓住特色,完善教师考核培养机制、专业课程建设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学科均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自主性的调动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汪明义参加了第六组讨论,听取了代表们的发言。他指出,学校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上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当看到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我们要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的准确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重点思考两个方面:一是校院两级管理,让学院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二是将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课程大纲要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要素。此外,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兴趣,让学院成为课程建设的主阵地。

微信扫描二维码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 邮编:610068 | 联系电话:028-84769676 | 本网站总访问量:3747725 | 今日访问量:6870
©All Right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