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晖:努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9日     来源:     查看:3528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关系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教育教学面临的环境急剧变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转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高校迫切需要转变培养理念、目标、模式、方法,构建起适应时代的一流教育教学体系。
  一、全人教育与质量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一)当代高等教育发展新思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革命正在加速汇聚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机器革命向纵深推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深刻转型。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正孕育着革命性的转变,世界各国纷纷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全人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逐渐成为引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
  1. 全人教育。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全人教育思潮一经兴起,就迅速发展成为一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全人教育反对将工具性目的凌驾于个人发展目的之上,倡导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全人教育的理念下,高等教育的各个要素与环节都将发生重大转变。在教育理念方面,更加重视学生的全员化和整体性发展,强调树立多元化、多样性的质量观。在培养目标方面,更加推崇国际化技能培养,特别是学生全球视野的拓展以及与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在培养模式方面,局限于特定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被打破,通专融合的教育特色日益彰显。在教学方法方面,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开放式、个性化学习备受肯定,大规模开放的网络课程(MOOC)、学习分析技术等推动高等教育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在教育评价方面,更加注重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评价,评价标准从单一向综合转变,要求更加全面、多维地评价教师和学生,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评价方式改革的重点。
  2. 终身教育。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终身教育思潮一直是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终身教育理念打破“人一生中仅限于青少年时期的正规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生命始终,通过全时空覆盖的教育活动,促进人多方面的终身发展和人格完善。
  终身教育理念下的教育,从相对集中于一个时段、有限空间、以学龄期为主的活动,转变为了覆盖每一个人的人生全时空的活动。终身教育的目标在于使人养成学习的习惯,获得继续学习所需的能力,以适应个人在各个方面、各种范围的需要并且能够应对各种新的挑战。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育2030行动框架》,认为受教育权自出生那一刻起贯穿人的一生,提出了“以确保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为总体目标。
  (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向
  伴随着科技创新带来的时代巨变,人才资源日益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争夺对象。今天的人才质量将转变为明天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国家的创新力、竞争力。因此,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极大关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与各类大学纷纷出台改革举措,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出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价项目(AHELO),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校教育评估的核心内容,通过对毕业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来判断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以此指导高校改进教学。英国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名为《知识经济体的成功——教学卓越、社会流动及学生选择》的高等教育白皮书,提出教学卓越框架(TEF),强调以学生为核心提升教学质量,把大学的经费与教学质量挂钩。《华盛顿协议》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开展国际实质等效专业认证,推动工程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联盟等也将质量作为核心,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
  面对高等教育变革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顶尖大学也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斯坦福大学于2012年发布《斯坦福大学本科生教育研究》报告,提出通过革新通识教育模式、整合学习经历、拓展学生自由度,培养具备广博知识、基本能力、多元文化认同感、社会责任感以及适应性学习能力的卓越人才。2014年,斯坦福大学提出了极具前瞻性与创造性的《斯坦福2025计划》,从开环教育、自适应教育、轴翻转、目的性学习4个方面设想未来的教育,提升学习体验,对未来的教育变革进行持续性探索。其中的开环教育计划将本科学制从4年改为6年,学生录取年龄不限,没有规定的毕业时间和限定的专业,学生也不需要一直在学校里接受课堂教育,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进入社会工作或者回校学习。为此,斯坦福大学将打破传统的课程与学生结构,创新录取方式和教学模式,建立基于能力的学习平台,打造带有使命的学习目标,从而构建更具活力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三)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三项基础性工作要求。
  全国教育大会进一步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求高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对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目前,“双一流”建设进入了关键阶段,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水平大学改革发展的共同选择。国内各高校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均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度和多样化成长,更加强调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塑造的并重,更加鼓励授课方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更加关注人才培养与学校办学特色的紧密结合。
  二、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审视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
  着眼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以更新的理念,用更宽的视野,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成效与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阶段。2017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735.83万人,毕业研究生57.8万人。2017年全国高校在学总人数37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而1978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28万和2.7%,四十年间增长了近16倍。在规模增长的同时,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也在逐步提升。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6年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我国高校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人才培养质量显著增强,特色发展势头强劲,校内外联合培养和协同育人已见成效,学生与社会用人单位对高等院校的满意度较高。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全国各地各类高校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与智慧支撑。
  然而,对照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待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与质量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教育认知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尚未牢固树立育人的中心地位,重视教育教学的内在动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通识教育、专业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研究生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培养机制仍需健全。三是教学方法有待改进,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有待进一步推广,研究性、探究式学习缺乏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足。四是责任体系有待重塑,高校、院系、学科、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权责不够清晰,院系作为基层办学主体的地位仍需进一步强化。五是质量保障有待增强,覆盖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体系尚未形成,基于学习效果的课程质量“反馈-改进”机制尚未建立,多维度的评教和评学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审视
  全国教育大会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要求引导学生具备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学会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的素养,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树立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报国之志。
  可见,高校要培养的绝不是仅仅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而是具备卓越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能力的未来社会创新者和领导者。他们或是引领前沿的学术大师,或是治国兴邦的政治精英,或是创造财富的商界巨子,或是弘扬风尚的思想巨擘,但无一例外的是,大学教育给予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造就了卓越的综合素质。
  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从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阶段,迈向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的阶段,需要更加强调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的结合,更加强调能力、素质与人格塑造的结合。尤其面向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精英人才需求,要进一步突出能力和素质提升,更加强调批判包容思想与解决综合问题能力,更加强调全球合作思维与跨界领导能力,更加强调主动开创精神与灵活应变能力,更加强调好奇心、想象力与信息评估能力,以及更加突出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塑造,这些也体现了全人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三)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再优化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和相关的配套政策,使德育扬善、智育启真、体育健身、美育塑心、劳育立行相互促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就是要全面推进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路径、培养方式的整合与协同,推动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体系集聚转化。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4个方向有效突破。
  1. 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人格塑造有机结合,树立全人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校应围绕全人教育的定位,强化整合性举措,着力培养具备宽厚基础、卓越能力、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的“时代高才”。重构人才遴选的标准和方法,提高招生的质量,选拔符合高校精神气质和能力素质要求的优秀人才,更加强调能力与素质,将人格塑造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推动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交叉培养、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全员育人的培养模式。高校不仅要强调系统扎实的专业教育,而且要强调通识教育的功能。这种深度融合,主要体现在:一是推动专业基础课程与通识核心课程的结合,奠定学生宽厚的知识基础;二是推动专业培养与跨专业培养的衔接,培养学生独特的能力结构;三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造就学生良好的素质和人格魅力。
  3. 加强课程教学、校内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4个课堂的协同培养,构建全过程的教育生态圈。4个课堂协同培养推动了开放创新、科教协同、跨界融合,整合了课内外、校内外和海内外的教育资源,彰显着紧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导学关系,形成了特色生态体系。通过4个课堂的融通,学生系统学习各类知识,获得课题研究、实践创造、团队合作、国际化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创建协同育人的多种培养环境;师生互动并共同实施教学和实践活动,有利于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系统。
  4. 深化课堂教育、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创新互动,打造全方位的教学新体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高校应构建移动学习、虚拟学习的平台和环境,推动多种教育学习方式的汇聚融合,打造线上线下学习交互空间。进一步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引领学习2.0模式下的教学方法创新,推动教学从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为自主性学习、交叉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创造更好条件。
  三、围绕人才培养三条主线,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关键环节,紧紧围绕本科生教育、研究生培养和继续教育这三条主线,聚焦育人体系的优化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
  (一)建设一流的本科教育
  实践证明,本科教育是高校成就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重视本科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行动,也是时代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我国高校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工作是坚持以本为本,构建一流的本科教育。
  1. 促进联动协同,提升一流学科对一流专业的引领性。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一是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控制专业总量,优化现有专业,推动学科内的专业整合发展,鼓励同专业学生差异化发展。二是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调整的方向引领功能。高校应结合学科评估等情况探索专业预警和退出机制,布局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战略新兴专业、交叉复合专业,积极设置前沿和紧缺本科专业。三是发挥学科建设对专业教学的资源集聚优势。及时将学科建设的优势转化为课程提质、教师赋能、教材升级、教法改进的有效资源,以学科的交叉汇聚推动“通”“专”“跨”的培养模式,以全球一流学科伙伴的合作推动国际化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科育人蔚然成风。
  2. 完善育人体系,提升本科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要求的适应性。高水平大学需要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出发,系统优化育人体系,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生源质量要“优”。高校应树立全面的招生质量观,将办学优势转化为招生优势,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体系和队伍。对接新高考改革,优化各类招生计划,做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以更加有力的宣传等举措吸引更多优质生源。二是培养模式要“新”。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学院协同,优化本科教育管理模式,建设一流学生社区。强化体育、艺术教育,突出养成教育和生活德育,深化“双创”教育。注重多元融合和个性化培养结合,不断强化分类别拔尖培养、跨专业交叉学习等形式。三是课程建设要“精”。高校应充分保障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基本载体地位,突出质量核心,完善课程内容、运行、学习过程管理、考核等标准,建立健全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等制度,重构高质量通识课程,推进课程提质计划。四是生涯指导要“好”。围绕海外升学深造、国家重点单位就业、国际组织实习任职、中央部委和各省市选调生等重点方面,高校应加强学生就业、深造等领域的资源整合和部门联动,进一步做好服务,分行业、分地区推进前瞻布局、前移指导、前置对接,做好后续追踪、关怀和支持。
  3. 强化环境支撑,提升资源配置对人才培养的保障性。一流的本科教育离不开多元化的支撑保障条件。高水平大学需要从创新学习空间、改进质量体系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支持力度。一是打造新型学习空间。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营造泛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使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育人更加科学化。二是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和控制系统。高校应通过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评促建、评建结合,自觉优化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改进“教学-思政”两维和“院系-专业-课程(教师)”多级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强化学科、专业和教学工作评估,完善相应淘汰机制。三是优化教育教学资源配置。高校应加大智慧教室、实验实践教学中心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支持本科教育教学的政策、资源体系,逐步建立多渠道的教育教学投入机制。
 (二)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
  高水平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追求的是全面发展目标,培养的是创新研究能力,提供的是创新学习体验,倡导的是创新实践过程。研究生教育需要在学习与研究互为一体中彰显研究精神,在学生与学者的角色切换中培育学者品质,在受教与创新的相辅相成中厚植创新基因。因此,打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必须从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科教融合培养体系、强化研究生培养效果等关键环节着手。
  1. 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的推进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特点的研究生教育教学方式,聚焦研究生培养的内涵和质量,突出研究生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学业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潜质的全面考察评价。一是通过改革完善招生方式。高校应树立分数-能力-特质并重的招生质量观,坚持学科主体,完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科学公正的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推进本硕博连续招生机制改革。二是通过改革完善培养结构。高校应坚持顶层设计,以一流学科布局优化研究生规模和结构,逐步扩大博士生、专业研究生规模,打通学术硕士与博士培养阶段。三是通过改革提高培养质量。高校应坚持卓越标准,加强战略联动,构建研究生培养全球创新链接平台。
  2. 以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优化科教融合的培养体系。科教融合是一流教育、一流科研和一流人才结合的战略选择,正是以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卓越教育。通过科教融合可以全面对接培养环节与创新环节,全程贯通学习过程与研究过程。一是加强部门协同,推进科教组织融合。高校应打通教育与科研的组织体系,建立支持科研融合的校内外组织架构,推行教学、科研职能部门定期研讨研究生教育问题的联席会议制度,促进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领域的要素流通。二是加强优势互补,推进科教资源融合。高校应贯通教育与科研的资源体系,发挥学科综合交叉的生态优势,围绕一流学科、关键技术、新兴产业的战略需求,加快培养工程博士,面向不同类型、层次研究生优化学科前沿课程和交叉培养课程。三是加强平台共享,推进科教能力融合。联动教育与科研的实践平台,强化研究生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鼓励研究生担任助教和开设专业发展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创业生态支持系统,加快推动创客空间建设,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 以对接重大战略需求为方向强化研究生培养效果。高校应紧跟全球高等教育发展前沿,主动服务国家、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不断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升培养成效。一是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校应以研究生党建工作为龙头,构建长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科研育人为基础,强化导师团队立德树人的主体责任;以诚信教育为主线,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和科学精神培养。二是以牵手一流伙伴为载体,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高校应支持研究生联合培养、海外访学、科研合作,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加大力度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优秀留学博士生,加强国际师资和全英文课程及教材建设,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新机制。三是以提升交叉汇聚为特色,推进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应推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工农结合、医工融合等多形式的学科交叉,探索“医药+X”“工学+X”“信息+X”“文科+X”“农学+X”等多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招生计划、经费保障、资源投入等方面重点保障,进一步搭建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平台。
  (三)发展特色的继续教育
  高校应主动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需要,按照“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和“讲规范、讲质量、讲效益、讲声誉”的要求,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培训项目,提高高端培训项目比重,着力提升继续教育规模和质量,形成打造特色继续教育品牌的合力。
  1. 结合办学优势推进继续教育模式创新。高校应围绕办学特色与优势,特别是学科优势、专业优势与教学优势,打造高层次、高水平、高效益的继续教育。进一步发挥院系作用,强化院系在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运行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的责任,进一步链接继续教育网络与高校校友网络,探索开环的继续教育模式。
  2. 结合服务需求推进继续教育内容创新。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地区热点,重点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新兴热门产业建设,密切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定制高端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3. 结合能力提升推进继续教育品牌创新。高校应进一步拓展学科、人才和社会办学资源,主动争取国家和省部级有重大影响力的高层次培训项目。应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质量标准、条件保障机制,加强项目研发、课程设计以及现场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开展重大国际化培训项目的能力。
 四、调动人和组织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和组织是育人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只有发挥这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持续进行系统性的教育改革,最终建成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调动人的积极性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应是营造尊重人、关爱人、培养人、激励人的过程。调动高校人的积极性最为主要的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动力。
  1.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学是青年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在大学期间,学生的第一任务就是读书学习。要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以下关键工作:完善培养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造;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完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跨学科教育”模式;积极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加强学习过程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长远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突破传统学习方式的时空限制,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2. 突出教师教学的主体性。教师是高校办学和育人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高校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主动意识与主体作用。一方面,充分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热情。高校应重塑教育教学生态,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完善教学激励政策和表彰制度,广泛开展混合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多维度考评教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研究等教学实绩,让教学实绩在聘岗晋升、评奖评优、薪酬体系中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常抓师德师风建设。高校应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对师德失范行为在职称职务评聘、评奖评优、岗位聘任中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充当人才培养“主体”、担当立德树人“主角”、聚焦教育教学“主责”、站好教育事业“主场”,为一流教育教学提供强大力量。
  3. 完善教与学的协同机制。通过加强教与学的对话互动,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影响者和接受者转变为新时代教学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推进基于互联网、慕课和大数据的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和学的联动协同自组织过程,通过情感隐喻来进行对话和体验式教学。
 (二)调动组织的积极性
  高校教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决定了必须要调动专业、学科、院系等组织的积极性,促进育人重心下移,扩大基层组织的教学自主权,不断改善教育教学的支撑条件。
  1. 强化基层教学组织的自主功能。专业、学科等基层教学组织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的一线堡垒。高校应在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上,推动资源、权限进一步向基层教学组织流动集聚,发挥学科专业的主动性。通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专业教材等各关键部分的改革优化,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 落实院系的教育主体责任。高校应进一步确立院系的育人主体地位,明确院系负责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规划和实施,加强对院系领导班子履行育人职责和人才培养绩效的考核。进一步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优化院系教育教学的责任、权力和资源,形成学校为主导、院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格局。
  3. 提升高校保障、监督和评价能力。高校应构建统一领导、资源共享、开放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氛围,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和控制系统,健全教学督导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和教学工作评估,建立校院两级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及淘汰机制。营造重视教育的环境氛围,改善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教育教学资源投入,构建以师生为本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人才培养永远是高校根本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点工作。面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迫切需求,面对时代变革、未来发展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知识获取、传授方式的深刻变化,高校必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目标与根本任务,以义无反顾的决心、行之有效的举措、强而有力的作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为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加速我国“双一流”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吴朝晖,浙江大学校长、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3期

微信扫描二维码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 邮编:610068 | 联系电话:028-84769676 | 本网站总访问量:3159494 | 今日访问量:77
©All Right Reserved . 版权所有 四川师范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发展中心